网站首页 > 计量知识 >

常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1、计量

计量是一种特定目的的测量,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称“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那么,这个活动包括了多重的含义,既包括了计量本身的准确性、一致性特点,也包括了溯源性和法制性特点。也有人说,计量是一种特定目的的测量(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实际上,计量既是测量又不同于测量,计量与测量的主要区别 :测量是把可测的量与一个数值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物体、物质和自然现象的属性认识和掌握,达到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而计量的概念范围更广(包含了许多法制和管理的内容,如建立计量基准标准、计量科研、选择使用计量单位、制定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和条例,开展计量管理等等)。在所有专业中,只有计量专业与法律法规联系如此紧密。(动词与动名词)

在国际上,一般是不使用计量这个术语的。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前言中,把下列术语称为同义语

计量  测量               计量器具  测量仪器(设备)  

计量标准  测量标准        标准物质  参考物质

测量管理体系的前身,也曾称作计量检测体系,那么,为了与国际接轨,计量检测体系正式改称为测量管理体系,我们将来所取得的证书,既为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将来我们会遇到许多这样的描述,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文字,更要注重工作的实质。虽然定义上计量和测量有区别,但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术语当成一回事去对待。

2、计量标准:(用于检定其它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称为计量标准。例如:万能量具标准、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标准等等。

计量标准的类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标准(一般为最高标准)。

计量标准考核执行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考核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 ①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设备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溯源性等3小项)、② 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测量范围、不确定度、重复性、稳定性等5小项)、③ 环境条件及设施(环境要求、必要设施、环境影响的隔离等3小项)、④ 人员(计量标准负责人、检定员2人/每项共2小项)、⑤ 文件集(规程、规范、建标报告、记录、证书、管理制度等13小项)、⑥ 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现场操作、回答问题等4小项)。

计量标准从技术上分为计量标准——传递标准----计量基准(国家级)等等

从管理上分为最高标准——工作标准等等——核查标准〔核查标准是指用于收集测量过程控制的数据库,并被这个过程所测量的测量设备、产品或其他物体。

由此定义可以看出,核查标准是测量设备、产品或其他物体,通过有目的的、规范的对这类测量设备、产品或其他物体的测量,来收集对所需要核查的测量过程(包括计量标准器或检测设备及测量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数据。因此,核查标准在本质上应具有与所要核查的测量过程,测量的物品相类似的且稳定的特性。〕等等

关于计量标准的考核共六个方面30条,详见考核规范。

建立计量标准与计量授权的关系,授权的两种方式:扩大量传范围的授权、强检授权等等。

3、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分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首次检定由生产厂家做。后续检定是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如: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种种原因的临时检定。(检定是一个法律术语)

从管理上还可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强制检定是指计量标准或计量器具必须定期定点的由法定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自己单位检定也需要授权)

强制检定的范围有:

⑴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⑵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⑶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列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⑷用于行政执法和司法鉴定的计量器具。

⑸用于公正计量的计量器具(公平秤、公平尺等)。

后两条是陕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新增的内容。

4、校准: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使用时以固定形态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如砝码、量块、量提、标准电阻、标准信号发生器等等)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一组操作。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检定: 强制的  自上而下的  计划经济的  具有法制性  使用检定规程  全过程检定  出具检定证书  表明是否合格

校准: 自愿的  自下而上的  市场经济的  不具有法制性  使用校准规范  只对示值负责  出具校准报告  不表明是否合格

(国内现状与校准机构问题、计量法的修订问题,检定与校准混淆的问题)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ISO10012术语和定义)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检定)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预期使用要求既我们所说的计量要求,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如何得到计量要求,这给计量部门提出了新课题,同时也给技术部门提出了新要求。计量要求要从产品要求中导出,每一个计量器具,在不同的使用场所,不同的测量目的,企业对它有不同的计量要求。(化验室为什么配备各种型号的天平?)

因此,在测量管理体系中,仅仅对计量器具检定是不够的,还要与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进行验证后才算完成了对计量器具的确认。

由此看来,计量确认与检定、校准比较,它显得更科学、更合理。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文公开系统 全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信息公开系统 监督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