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计量知识 >

计量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是“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直接规定或引用或包括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的内容而提供技术要求的法规”。(GB/T2000.1《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计量法》明确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表是指从国家计量基准到各等级的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主从关系所作的技术规定,它们一般以技术标准形式表示。国外称之为“国家溯源等级图”。

计量检定规程是指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结果处理所做的技术规定。

1)计量检定系统

计量检定系统主要是指国家检定系统表.它以文字、框图、表格形式表示,规定从国家计量基准、各等级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主从关系。内容包括基准、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和检定方法等。反映了测量某个量的各级计量器具概况,因此又称为“计量器具溯源等级图”。

2)计量检定规程

计量检定规程是指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结果处理所作的技术规定。

检定规程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计量技术和管理水平。任何一部检定规程必须同时具有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制性。

检定规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等。它既有科学理论方面的依据,又有实际测量经验的总结;既要考虑现实的生产水平和测量技术水平,但必须保证量值的统一。因此,必须使检定规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即:阐述原理清晰正确,测量方法科学简便,技术条件经济合理,误差分析严谨慎密,数据处理正确简捷,文字精炼,逻辑严密。

检定规程是量值传递中的计量技术法规。它所提出的的技术要求、规定的检定方法都是有明确的限制和约束作用的。如在测量中要确定某一量值时往往可以采用几种测量方法达到测量目的。但是,在计量检定时,只能按照检定规程中所规定的测量方法测量。因此,检定规程的条文如同行政法规那样必须斟字酌句,逻辑严谨,绝不能含混不清,以免引起误解,不能正确实施。

检定规程的编写应该JJG1002《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编写规则》执行。要求按照下列要求:

1 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使用范围必须明确,在其界定的范围内,按需要力求完整;

3 各项要求科学合理,并考虑其实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4 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国际标准文件。

检定规程表述的基本要求是:

a. 文字表述应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确切,叙述清楚;

b. 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要正确、统一,始终表述同一概念;

c. 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量的名称与符号、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名称与符号,要符合有关规定;

d. 公式、图样、表格、数据应准确无误;

e. 相关规程有关内容的表述应协调一致。

其中正文部分包括:

概述 主要概述地叙述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构造。

计量性能要求 应规定受检计量器具在计量器具控制各阶段中需满足的计量要求,如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影响量、稳定性、干扰量等。

通用技术要求 应规定为满足计量要求而必须达到的技术要求,如外观结构、防止欺骗、操作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以及强制性标注和说明性标记等方面的要求。

计量器具控制 规定对计量器具控制中有关内容的要求,一般为定性鉴定或样机试验,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检定条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检定结果的处理、检定周期等方面要求。

3)检定规程的管理

我国对检定规程的管理采取统一编号、分级管理、分类归口、分工负责的方法。

按照计量专业和精度等级确定归口单位和归口项目,统一规定术语、编写方法、审定方法和审批后统一编写发布。我国检定规程的统一代号为JJG,地方或部门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的统一代号为JJG后加一个带括号的地方或行业中文简称。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文公开系统 全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信息公开系统 监督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