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仪计量校准过程中需要注的问题
在频谱仪计量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校准程序及流程
频率校准
目的:消除因震动、运输、长期放置或温度变化导致的频率调谐误差。
流程:使用频率/幅度校准电缆,将校准信号(CAL OUTPUT)接入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按【CAL】〔CALFREQ〕进入频率校准程序。校准结束后,屏幕上会显示“CALDONE”信息,按〔CALSTORE〕键将校准数据存储在仪器的E2PROM中。
校准内容:对频谱仪的扫描时间、中心频率、跨度(扫宽)、YIG主线圈延迟、副线圈灵敏度、扫频灵敏度进行误差校准。
幅度校准
目的:确保频谱仪测量幅度的准确性。
流程:与频率校准类似,使用频率/幅度校准电缆连接校准信号和频谱仪。按【CAL】〔CALAMP〕进入幅度校准程序。校准结束后,按〔CALSTORE〕键存储数据。
校准内容:对频谱仪的整个通道幅度、分辨带宽滤波器、对数放大器、输入衰减器等幅度进行误差测量并校正。
预选器(YTF)校准
目的:改善频谱仪的谐波波段跟踪特性,减少幅度误差。
流程:使用YTF校准电缆,将100MHz梳状波(COMB)信号接入频谱仪的RF输入端。按【CAL】〔CALYTF〕进入YTF校准程序。校准结束后,存储数据。
注意事项:如果频谱仪在谐波波段上有5dB或更大的幅度误差,可能是仪器放置时间较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所致,此时应进行YTF校准。
二、校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校准环境:确保校准环境稳定,避免震动、电磁干扰和温度变化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校准电缆:使用高质量的校准电缆,确保校准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顺序:按照先频率校准、再幅度校准、最后YTF校准的顺序进行,以确保校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校准数据存储:校准结束后,及时将校准数据存储在仪器的E2PROM中,以便后续参考和维修时使用。
错误处理:如果在校准过程中出现错误信号或校准不能完成,应按下〔CALFETCH〕键取回校准数据,并重新调整和修理仪器。
三、校准后的验证与测试
验证校准结果:校准完成后,应对频谱仪进行验证测试,确保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测试方法:可以使用信号发生器、功率探头和功分器等设备,对频谱仪的频率准确度、电平测量准确度、频响等指标进行测试。
记录测试结果: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案,以便后续分析和参考。
综上所述,频谱仪计量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校准程序及流程、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以及校准后的验证与测试等方面的问题。只有确保校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才能提高频谱仪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