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计量知识 >

气象色谱仪计量检定

气相色谱仪的计量检定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气相色谱仪的性能和准确度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检定目的

检定的目的是确保气相色谱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二、检定依据

目前,对气相色谱仪进行计量检定的主要依据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JJG 700-2016 气相色谱仪》。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气相色谱仪的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条件以及检定结果的处理等。

三、检定流程

气相色谱仪的检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检定前准备

    • 对气源、检测器、进样口、色谱柱等部件进行清洗、烘干和焙烧等工作,确保仪器处于干燥、洁净的状态。

    • 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载气流速控制、柱温控制、检测器灵敏度等。

  2. 校正流量计

    • 使用特定的药品溶液(如四氯化碳)对气相色谱仪的流量计进行校准,确保流量计的准确性。

  3. 检测器检定

    • 根据不同的检测器类型(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等),进行不同的检定步骤。

    • 检定内容通常包括检测器的灵敏度、线性、重现性和响应时间等性能。

  4. 色谱柱检定

    •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组件,检定时需要先进行柱温的控制。

    • 使用特定的试剂进行柱效、分辨率、均一性和保持时间等检定。

  5. 数据分析和处理

    • 检定后,对仪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峰高、面积、保持时间等参数分析和比较,以及膜相和液相比较等。

四、检定标准

  1. 检定标准需要能够满足实验室内部和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 检定时需要使用与待测分析物相同的标准物质或者类似物质进行比对。

五、注意事项

  1.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2. 检定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3. 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和保存,作为仪器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的依据。

六、检定准确性提升方法

为提高气相色谱仪的检定准确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样品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以提高样品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效果和测量精度。

  2. 提高进样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进样口、优化进样方式和提高进样重复性等手段,提高进样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提高温控精度:选择合适的温度控制器、优化温度控制策略和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等方法,确保温度控制精度。

  4. 减少仪器误差:通过定期维护仪器、校准仪器和优化仪器操作方法等手段,减少仪器误差。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仪的计量检定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通过严格的检定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检定准确性,可以进一步提高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效果和测量精度。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文公开系统 全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信息公开系统 监督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