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计量知识 >

电离辐射探测与剂量测量技术的发展与核设施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一、引言

电离辐射探测与剂量测量技术是保障核安全、放射医学、边境安检、环境监测等领域人员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关键技术。随着新型探测材料、便携式仪器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电离辐射测量正朝着高灵敏度、小型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二、电离辐射测量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根据探测机制不同,电离辐射探测技术主要包括:

电离室:用于测量γ射线、X射线剂量;

盖革-米勒计数器:用于定性检测α、β、γ射线;

闪烁探测器:如NaI(Tl)、LaBr₃(Ce),适用于高能射线测量;

半导体探测器:如Si-PIN、CdZnTe,适用于高分辨率能谱分析;

热释光探测器(TLD)与光致发光探测器**(OSL)**:用于个人剂量监测。


三、核心技术与系统组成

1. 辐射剂量率探头与仪表

用于实时测量γ、X射线剂量率,常见于核设施、医院、实验室等场所。

2.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MCA)

用于获取能谱信息,识别不同放射性同位素。

3. 个人剂量计与读出系统

如热释光剂量计(TLD)、电子个人剂量计(EPD),用于记录工作人员累积剂量。

4. 核应急与搜寻探测系统

便携式γ相机、无人机搭载探测系统,用于事故现场辐射分布绘制。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核电站工作人员辐射监控

定期检测工作人员的累积剂量,确保符合国家职业防护标准。

2. 医疗放疗剂量控制

肿瘤放疗过程中需精确控制照射剂量,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伤害。

3. 放射性药品制备与分装监测

在放射性药物制备车间安装剂量监测系统,防止泄漏与误操作。


五、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

低剂量测量精度不足;

多种辐射混合环境下识别困难;

设备体积大、成本高。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微型化与便携式剂量测量设备;

AI辅助剂量估算与异常识别;

新型探测材料研发:如纳米闪烁体、有机半导体;

智能穿戴式剂量监测系统;

国际统一的辐射剂量标准体系建设。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文公开系统 全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信息公开系统 监督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