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计量知识 >

热电材料寿命评估与加速老化建模技术的发展与能源器件中的应用

一、引言

热电材料在长期服役过程中面临热循环、氧化、结构退化等问题,影响其能量转换效率与使用寿命。通过加速老化实验与寿命建模技术,可预测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衰减趋势,为热电器件的可靠性评估与寿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热电寿命建模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

1. 加速老化实验方法

包括恒温老化、热循环老化、电热耦合老化等。

2. 材料退化机制分析

如热膨胀失配、氧化腐蚀、晶界迁移等。

3. 寿命预测模型

如Arrhenius模型、Coffin-Manson模型、Weibull模型等。


三、核心技术与系统组成

1. 高温老化与热循环测试平台

具备精确温控与长时间运行能力。

2. 材料结构与性能同步测量系统

如XRD、SEM、电导率、Seebeck系数测试等。

3. 数据建模与寿命预测模块

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与寿命预测。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汽车尾气发电模块寿命预测

评估热电材料在高温排气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寿命。

2. 工业余热回收系统可靠性评估

为热电模块在长期运行中的维护周期提供依据。

3. 可穿戴热电设备耐久性测试

评估柔性热电材料在反复弯曲与温差下的性能保持能力。


五、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面临的问题包括:

寿命测试周期长,效率低;

材料退化机制复杂,难以建模预测;

测试条件与实际工况存在差异。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AI驱动的寿命预测与加速老化建模;

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建设;

标准化热电材料寿命测试流程制定;

新型耐高温、抗氧化热电材料开发;

结合数字孪生实现器件寿命仿真预测。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全文公开系统 全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信息公开系统 监督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