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导率仪电极污染判断与清洗操作规范
在线电导率仪用于监测水处理系统、锅炉给水、循环冷却水等工艺水质。电极污染是导致读数偏低、响应迟缓的主要原因。
判断污染的方法是观察响应速度。正常情况下,从纯水切换到标准溶液(如1413 μS/cm),应在30秒内达到稳定值。若超过60秒,说明电极表面有附着物。
常见污染物包括钙镁水垢、油污、微生物膜。针对不同类型,清洗方法不同。对于碳酸盐水垢,使用5%稀盐酸浸泡15分钟;对于有机物,用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生物膜则用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清洗时先将电极从工艺管道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大颗粒杂质。然后放入清洗液中,注意液面不得超过电极浸没线。浸泡期间可轻轻晃动,加速反应。
清洗后必须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禁止用布擦拭敏感表面。重新安装后进行两点标定,使用低值和高值标准溶液,确保斜率在95%至105%之间。
日常维护中,应根据水质情况设定自动清洗周期。硬水地区建议每周人工检查一次,配合超声波清洗器可提高效率。
若清洗后仍无法恢复,可能是电极老化或涂层脱落,需更换新电极。记录每次清洗时间和效果,有助于分析污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