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仪测量误差来源及正确使用方法
红外测温仪在设备巡检中广泛应用,但测量结果常因操作不当出现较大偏差。掌握其误差来源和正确使用方法,是确保数据准确的关键。
主要误差来源之一是发射率设置错误。大多数金属表面发射率较低(0.3–0.5),而氧化层或油漆表面可达0.8–0.95。测量前应根据材料类型设置正确发射率,否则读数偏低。例如,未氧化的不锈钢设为0.4,严重氧化的设为0.85。
环境因素也影响测量。强光直射、高温气流、水雾或灰尘会干扰红外信号。应避免在雨天或阳光直射下测量,必要时使用遮光罩。
测量距离与目标大小需匹配。仪器标称的D:S比(距离: spot size)必须遵守。例如D:S=12:1,表示在1.2米距离下最小测量直径为10厘米。若目标小于光斑,测的是背景平均温度。
正确操作步骤为:先清洁被测表面,设置正确发射率,保持垂直对准目标,距离适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对于移动设备,应使用“最大值”模式捕捉峰值温度。
建议定期用黑体炉进行校准验证,确保符合JJF 1107-2003规范。现场比对时可用热电偶贴附测量作参考。红外测温仪在设备巡检中广泛应用,但测量结果常因操作不当出现较大偏差。掌握其误差来源和正确使用方法,是确保数据准确的关键。
主要误差来源之一是发射率设置错误。大多数金属表面发射率较低(0.3–0.5),而氧化层或油漆表面可达0.8–0.95。测量前应根据材料类型设置正确发射率,否则读数偏低。例如,未氧化的不锈钢设为0.4,严重氧化的设为0.85。
环境因素也影响测量。强光直射、高温气流、水雾或灰尘会干扰红外信号。应避免在雨天或阳光直射下测量,必要时使用遮光罩。
测量距离与目标大小需匹配。仪器标称的D:S比(距离: spot size)必须遵守。例如D:S=12:1,表示在1.2米距离下最小测量直径为10厘米。若目标小于光斑,测的是背景平均温度。
正确操作步骤为:先清洁被测表面,设置正确发射率,保持垂直对准目标,距离适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对于移动设备,应使用“最大值”模式捕捉峰值温度。
建议定期用黑体炉进行校准验证,确保符合JJF 1107-2003规范。现场比对时可用热电偶贴附测量作参考。